表3給出了溫度為23℃時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T-曲線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分布。從式(11)可以發現,優選厚度d是人射角度和材料介電常數的函數,因此優選厚度只是針對某一人射角度而言的。進一步觀察圖6還可以發現,不同位置處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最大T-值略有下降,如2450MHz頻率下第二個波峰處的T-比第一個波峰下降了0.002,這主要是由于厚度的增加使得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對微波能的吸收增強導致的。當e=e。時,由于微波發生全透射現象的影響,導致此時影響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透波性能的因素只有能量損耗A,為便于研究本節選擇2450MHz頻率進行分析,圖7反映了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A與材料厚度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厚度的增加,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A呈現出與廠相反的變化趨勢。在厚度區間內不同溫度對應的的A值都比較小,因此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T-曲線下降幅度相對較小。在圖7中還可以發現,隨著厚度的增加A值也會逐漸增大,這意味著材料整體的透波性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若想獲得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較好的透波效果就需要合理控制厚度。 從圖5中還可以看出人射角度的變化對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透波性能影響也比較直觀,尤其當人射頻率為2450MHz時更為明顯。為便于分析,本節選取2450MHz, TM極化中波谷位置進行分析研究(T-取極小值,透波性能最差)。從圖8中可以看出,隨著人射角度的增加,各波谷處的7}與R-呈現出相似的波動變化,人射角較小時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7值始終保持在0.870.99,表現出良好的透波性能。此外,在兩波谷位置處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T-和牙呈現出相反的變化趨勢,這是由于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A隨著人射角度的增加值始終較小,而作為微波能量組成的另外兩部分,T-和R-才表現出圖中近似對稱的變化趨勢。兩波谷位置處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T-從垂直人射時的0.87逐漸增加到布儒斯特角時的1.0,人射角度超過布儒斯特角并且人射角度較大時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7}值急劇下降,此時電磁波反射較多。當8;=900時,即微波沿著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分界面人射時,微波全部被反射而不能人射到材料中,此時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對微波的透過率為。www.mytd198.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