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厚度對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透波性能的影響 |
率下TE極化模式中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7大于0.7的面積占比為66.81 %,而在TM極化模式中T-大于0.7的面積占比則達到了85.96%。因此,在微波元件優化設計中,應以TE極化作為指標,當TE極化下透波性能滿足條件時,TM極化也滿足條件。從圖5中還可以看出,隨著微波人射頻率的增加,7曲線的波動性逐漸增強,這是由于頻率的增大使得微波在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材料中的波長產生變化所導致的。微波在非金屬材料單位體積內的吸收功率pa可由式(10)求得=4,Pu=2rrfsoE2(10)式中,f為微波工作頻率,MHz; E為被照射物體內部的電場有效值,V/m?梢钥闯鲇绊懖牧衔瘴⒉ǖ囊蛩刂饕獮槲⒉üぷ黝l率以及材料的介電損耗因子,所以當以較高頻率(2450MHz)人射時,微波在可溶性聚四氟乙烯中被吸收掉的部分將會較多,進而改變其透波性能。 容器壁厚的變化會改變微波的反射、透射和吸收比例,是影響透波性能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在工程實際應用中,如果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厚度過大,不僅會增加經濟成本,還可能會使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透波性能降;但材料厚度也不宜過小,否則難以滿足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承載和防熱要求。圖6所示為TM極化模式下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7值隨厚度變化的曲線。從圖中可以發現,當人射角度為00時,在OO.lm厚度區間內,不同溫度條件下所對應的T-曲線都存在使透波性能達到0.9以上的優選厚度區間,具體厚度分布見表2。從圖6(b)中還可以看出,T-曲線在波谷處的最小值接近0.87,在波峰處的最大值為0.999,盡管波谷和波峰之間的透波性能相差12.9%,但在該厚度區間內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透波性能整體較好,因此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可據此適當放寬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公差,這樣既能滿足材料的透波需求,又能降低制造過程中的工藝難度。依據半波長理論,各波峰處的位置可由式。www.mytd198.net
|
上一篇:極化方式頻率對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透波性能的影響 下一篇:入射角度對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透波性能的影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