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n=1,2,3-二(本研究中只討論n=1);ch和、h分別為雙曲余弦和雙曲正弦函數;.7為虛部單元,j=-1。為傳播常數;k〕為自由空間的波數(=2rr/a),rad/m;8.為電磁波人射角度,rad;d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厚度,m;s為介電常數,表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在電磁場中儲存電能的能力;#n為介電損耗因子,表示材料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的能力;s〕為自由空間的介電常數,s8.854x10--F/m;Z丫和Z廣分別為單層平板介質在TM極化和TE極化下的等效特性阻抗,n。當電磁波以角度e.射向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時,除了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前表面會對電磁波反射以外,進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內部的電磁波還會在界面處發生反射與折射現象。由于電磁波在材料內部的傳輸較為復雜,為了便于分析,將電磁波與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間的相互作用主要分為三部分:透射部分、反射部分以及吸收部分,三部分之間的數值關系也可用式((2)來表示,其中T-為功率透過系數(透射部分);R-為功率反射系數(反射部分);A表示能量損耗(吸收部分),廠、RrA可由式(3卜式(6)求得式中,為可分解為兩種極化方式的中間變量,水平極化時z,.=zcose;,n;垂直極化時z,Z/cose;,S2;tan8為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損耗正切,tan8=s"/二;lL為磁導率;為磁損耗;入.為電磁波在可溶性聚四氟乙烯中傳播的波長,m;l。為自由空間的波長,m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通常被看作是非磁性可溶性聚四氟乙烯,=a,,取,=1=0圖3描述了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在915MHz和2450MHz下介電常數和損耗正切隨溫度的變化關系。由圖3(a)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二呈現出下降趨勢,這主要歸因于聚四氟乙烯的熱膨脹特性(23250℃溫度范圍內,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熱膨脹系數平均值為174I-)-"?扇苄跃鬯姆蚁┳鳛橐环N非極性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結構,使得該可溶性聚四氟乙烯在250℃以內耐熱性較好,內部結構單元的熱運動相對穩定,因此在23250℃內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二變化幅度不大。從整個溫度范圍內來看,同一頻率下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二最大變化率在0.6%以內,因此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二具有良好的溫度穩定性。從圖3(a)中還可以發現,同一溫度下,當微波頻率從915MH,變為2450MH,時,二的值也開始增加,增幅最大僅為1.5%,說明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二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比較穩定,這與文獻所述相符。圖3(b)中隨著溫度的增加,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的tan8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在整個溫度范圍內tan8的增幅較小,最大僅為1.58%,而tan8作為單位周期內耗散微波能大小的度量以及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與微波荊合能力的表征,說明在此溫度區間內,溫度條件的改變對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耗散微波的能力影響較小。www.mytd198.net
|